加入收藏 | 设为首页 | 会员中心 | 我要投稿 | RSS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中医养生

经络是什么,起什么作用?好像没听说过谁经络疼。人体解剖时能看到吗?

时间:2024-02-14 03:03:44  来源:http://www.bxysw.com  作者:admin

一、经络是什么,起什么作用?好像没听说过谁经络疼。人体解剖时能看到吗?

经络

外语:channel,meridian,vessel

中医指人体内气血运行通路的主干和分支。

人体运行气血的通道。包括经脉和络脉两部分,其中纵行的干线称为经脉,由经脉分出网络全身各个部位的分支称为络脉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经脉十二者,伏行分肉之间,深而不见;其常见者,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,无所隐故也。诸脉之浮而常见者,皆络脉也。”经络的主要内容有:十二经脉、十二经别、奇经八脉、十五络脉、十二经筋、十二皮部等。其中属于经脉方面的,以十二经脉为主,属于络脉方面的,以十五络脉为主。它们纵横交贯,遍布全身,将人体内外、脏腑、肢节联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。

现代经络

经络的分形细胞群-自身调节-神经-体液协同模型

以经络细胞群为主体的经络实质的新模型较传统的延续多年的神经-体液,神经-内分泌-免疫假说有许多优势,它能比较轻松,且顺其自然地就能解释清楚神经-体液假说等费很大劲和很大周折也解释不清的简单经络现象.而若将现代,精致,实体,单纯,单一的经络细胞社会模型,用于传统古代(古典)的,粗糙,朴素,宏观,整体,概括,模糊,不精细的经络恐又有失偏倚,失去中医的整体性特征.故又将传统的机体三种调节的另二种,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补充,综合加入经络的细胞群模型使其更具中医的整体性.因此,又提出了更具整体(全面)和概括性的经络细胞群-神经-体液多系统协同模型或细胞社会-缝隙-神经-体液(内分泌-免疫)多系统协同说,细胞-缝隙-结缔组织-血管-淋巴-体液(内分泌-免疫)-神经多元系统协同假说等.

二、人体总共有多少条经络

十四经脉 (十二正经加上任脉、督脉).自古有之.第九章 经络养生

经络与生命树

经络是什么——一直长期存在争议的问题

经络的奇妙作用

只要内求就能感觉到经络

人体全身满布经络

十二经脉是经脉的大道

肺经

大肠经

胃经

脾经

心经

小肠经

膀胱经

肾经

心包经

三焦经

胆经

肝经

不同时间的经脉养生

奇经八脉

任督二脉

任督二脉的重要穴位

三、什么是经络?

人体运行气血的通道。包括经脉和络脉两部分,其中纵行的干线称为经脉,由经脉分出网络全身各个部位的分支称为络脉。

经络作为运行气血的通道,是以十二经脉为主,其内属于府藏,外络于肢节,将人体内外连贯起来, 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。

十二经别,是十二经脉在胸、腹及头部的重要支 脉,沟通脏腑,加强表里经的联系。

十五络脉,是十二经脉在四肢部以及 躯干前、后、侧三部的重要支脉,起沟通表里和渗灌气血的作用。

奇经八脉,是具有特殊作用的经脉,对其余经络起统率、联络和调节气血盛衰的作用。

此外,经络的外部,筋肉也受经络支配分为十二经筋;皮肤也按经络的分布分为十二皮部。

四、经络相对应的穴位

十二经脉外部内部手

阴手太阴肺经胸旁→上肢内侧前→大指属肺,络大肠手厥阴心包经乳旁→上肢内侧中→中指属心包,络三焦手少阴心经腋下→上肢内侧後→小指属心系,络小肠手

阳手阳明大肠经鼻旁←颈←肩前←上之外侧前←次指属大肠,络肺手少阳三焦经眉梢←耳後←颈←肩後←上之外侧中←无名指属三焦,络心包手太阳小肠经耳前←颈←肩胛←上之外侧後←小指属小肠,络心足

阳足阳明胃经目下→面周→颈前→胸腹第二侧线→下肢外侧前→次趾属胃,络脾足少阳胆经外眥→头顳→项侧→胁腰侧→下肢外侧中→第四趾属胆,络肝足太阳膀胱经内眥→头顶第一侧线→项後→背腰第一、二侧线→骶→下肢外侧後→小趾络脑,络肾,属膀胱足

阴足太阴脾经胸腹第三侧线←下肢内侧前、中←大趾内属脾,络胃足厥阴肝经胁部←阴部←下肢内侧中、前←大趾外属肝,络胆足少阴肾经胸腹第一侧线←下肢内侧後←足心←小趾下属肾,络膀胱,络心

五、针灸十二经络的走向

一:手太阴肺经——经脉循行:起于中焦,向下联络大肠,回绕过来沿着胃的上口,通过横膈,属于肺脏,从“肺系”(肺与喉咙相联系的部位)横行出来(中府),向下沿上臂内侧,行于手少阴经和手厥阴经的前面,下行到肘窝中,沿着前臂内侧前缘,进入寸口,经过鱼际,沿着鱼际的边缘,出拇指内侧端(少商)。手腕后方的支脉:从列缺处分出,一直走向食指内侧端(商阳),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。 

二:手阳明大肠经——经脉循行:起于食指末端(商阳),沿着食指内(桡)侧向上,通过一、二掌骨之间(合谷),向上进入两筋(拇长伸肌腱与拇短伸肌腱)之间的凹陷处,沿前臂前方,至肘部外侧,再沿上臂外侧前缘,上走肩端(肩髃),沿肩峰前缘,向上出于颈椎“手足三阳经聚会处”(大椎,属督脉),再向下进入缺盆(锁骨上窝)部,联络肺脏,通过横膈,属于大肠。缺盆部支脉:上走颈部,通过面颊,进入下齿龈,回绕至上唇,交叉于人中,左脉向右,右脉向左,分布在鼻孔两侧(迎香),与足阳明胃经相接。
三:足阳明胃经——经脉循行:1)起于鼻翼两侧(迎香),上行到鼻根部,与旁侧足太阳经交会,向下沿着鼻的外侧(承泣),进入上齿龈内,回出环绕口唇,向下交会于唇沟承浆(任脉)处,再向后沿着口腮后下方,出于下颌大迎处,沿着下颌角颊车,上行耳前,经过上关(足少阳经),沿着发际,到达前额(神庭):2)面部支脉:从大迎前下走人迎,沿着喉咙,进入缺盆部,向下通过横膈,属于胃,联络脾脏;3)缺盆部直行的脉:经乳头,向下挟脐旁,进入少腹两侧气冲;4)胃下口部支脉:沿着腹里向下到气冲会合,再由此下行至髀关,直抵伏兔部,下至膝盖,沿着胫骨外侧前缘,下经足跗,进入第二足趾外侧端(厉兑);5)胫部支脉:从膝下三寸(足三里)处分出,进入足中趾外侧;6)足跗部支脉:从跗上(冲阳)分出,进入足大趾内侧端(隐白),与足太阴脾经相接。四:足太阴脾经----经脉循行:起于足大趾末端(隐白),沿着大趾内侧赤白肉际,经过大趾本节后的第一跖趾关节后面,上行至内踝前面,在上腿肚,沿着胫骨后面,交出足厥阴经的前面,经膝股部内侧前缘,进入腹部,属于脾脏,联络胃,通过横膈上行,挟咽部两旁,连系舌根,分散于舌下;胃部支脉:向上通过横膈,流注于心中,与手少阴心经相接。五:手少阴心经------经脉循行:1)起于心中,出属“心系”(心与其他脏器相联系的部位),通过横膈,联络小肠;2)“心系”向上的脉:挟着咽喉上行,连系于“目系”(眼球连系于脑的部位);3)“心系”直行的脉:上行于肺部,再向下出于腋窝部(极泉),沿着上臂内侧后缘,行于手太阴经和手厥阴经的后面,到达肘窝,沿前臂内侧后缘,至掌后豌豆骨部,进入掌内,沿小指内侧至末端(少冲),与手太阳小肠经相接。六:手太阳小肠经--------经脉循行:1)起于手小指外侧端(少泽),沿着手背外侧至腕部,出于尺骨茎突,直上沿着前臂外侧后缘,经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,沿上臂外侧后缘,出于肩关节,绕行肩胛部,交会于大椎,向下进入缺盆部,联络心脏,沿着食管,通过横膈,到达胃部,属于小肠;2)缺盆部支脉:   沿着颈部,上达面颊,至目外眦,转入耳中(听宫);3)颊部支脉:上行目眶下,抵于鼻旁,至目内眦(睛明),与足太阳膀胱经相接,而又斜行络于颧骨部。七:足太阳膀胱经-----经脉循行:1)起于目内眦(睛明),上额交会于巅顶(百会,属督脉);(支脉略)巅顶部直行的脉:从头顶入里联络于脑;回出分开下行项后,沿着肩胛部内侧,挟着脊柱,到达腰部,从脊旁肌肉进入体腔,联络肾脏,属于膀胱;。。。。。后项部的支脉:至小趾外侧端(至阴),与足少阴经相接。八:足少阴肾经------经脉循行:起于足小趾之下,斜向足心(涌泉),出于舟骨粗隆下,沿内踝后,进入足跟,再向上行于腿肚内侧,出腘窝的内侧,向上行股内后缘,通向脊柱(长强),属于肾脏,联络膀胱;。。。。肺部支脉:从肺部出来,联络心脏,流注于胸中,与手厥阴心包经相接。九:手厥阴心包经------经脉循行:起于胸中,出属心包络,向下通过横膈,从胸至腹依次联络上、中、下三焦;。。。。。掌中支脉:从劳宫分出,沿着无名指到指端(关冲),与手少阳三焦经相接。十:手少阳三焦经-----经脉循行:起于无名指末端(关冲),向上出于第四、五掌骨间,沿着腕背,出于前臂外侧桡骨和尺骨之间,向上通过肘尖,沿上臂外侧,上达肩部,交出足少阳经的后面,向前进入缺盆部,分布于胸中,联络心包,向下通过横膈,从胸至腹,属于上、中、下三焦;。。。。耳部支脉:从耳后进入耳中,出走耳前,与前脉交叉于面颊部,到达目外眦(丝竹空之下),与足少阳胆经相接。十一:足少阳胆经---经脉循行:起于目外眦(童子髎),向上到达额角部(颔厌),下行至耳后(风池),沿着颈部行于手少阳经的前面,到肩上交出手少阳经的后面,向下进入缺盆部;。。。。。。。。(略)足背部支脉:从足临泣处分出,沿着第一、二跖骨之间,出于大趾端,穿过趾甲,回过来到趾甲后的毫毛部(大敦,属肝经),与足厥阴肝经相接。十二:足厥阴肝经-----1)经脉循行:起于足大趾上毫毛部(大敦),也沿着足跗部向上。经过内踝前一寸处(中封),向上至内踝上八寸处出于足太阴经的后面,上行膝内侧,沿着股部内侧,进入阴毛中,绕过阴部,上达小腹,挟着胃旁,属于肝脏,联络胆腑,向上通过横膈,分布于胁肋,沿着喉咙的后面向上进入鼻部连接于“目系”,向上出于前额,与督脉会合于巅顶; 2) “目系”的支脉:下行颊里,环绕唇内:3)肝部的支脉:从肝分出,通过横膈,向上流注于肺,与手太阴肺经相接。

来顶一下
返回首页
返回首页
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
用户名: 密码:
验证码: 匿名发表
推荐资讯
相关文章
    无相关信息
栏目更新
栏目热门